即事

行近风香近绣丛,雪衫飞溅唾绒红。 横波不待回头见,庄语能传暗喜通。 晓阁平临春色上,夜灯遥映雨声中。 残阳记得人行处,白石阑干折向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风香:指花香或女子身上的香气。
  • 绣丛:指花丛,因花色艳丽如绣,故称。
  • 唾绒:古代妇女刺绣,每当停针换线、咬断绣线时,口中常沾留线绒,随口吐出,俗谓唾绒。这里形容花瓣或花蕊的红色。
  • 横波:指眼神,形容眼神流动,如水波横流。
  • 庄语:严肃认真的话语。
  • 晓阁:清晨的阁楼。
  • 夜灯:夜晚的灯光。
  • 残阳:夕阳,日落时的阳光。
  • 白石阑干:白色的石制栏杆。

翻译

走近那香气扑鼻的花丛,仿佛靠近了绣着美丽图案的织物,雪白的衣衫上溅上了唾绒般的红色。她的眼神流转,无需回头便能感受到,严肃的话语也能传达出暗自的喜悦。清晨的阁楼上,春色已经爬上了窗台,夜晚的灯光在雨声中显得遥远而朦胧。记得夕阳下,人们行走的地方,白色的石栏杆折向东边。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细腻的春日景象,通过“风香”、“绣丛”、“唾绒红”等意象,生动地勾勒出了花丛中的美景和女子的娇态。诗中“横波不待回头见,庄语能传暗喜通”巧妙地表达了女子内心的情感,即使不回头,也能通过眼神和话语传递出喜悦之情。后两句通过对“晓阁”与“夜灯”的对比,以及“残阳”与“白石阑干”的描绘,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画面的层次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明代诗人王彦泓的诗歌才华。

王彦泓

明镇江府金坛人,字次回。以岁贡为松江府华亭县训导,卒于官。博学好古,喜作艳体小诗,格调似韩偓。词不多作,而善改昔人词,有加毫颊上之致。有《疑雨集》。 ► 86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