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吟
清夜沉沉漏将换,东方月高银河淡。
美人调筝促金雁,清歌一曲行云断。
四座宾客不肯散,时时顾影流清盼。
主人更催着舞衣,氍毹花乱银烛辉。
腰支拂地鸾孤飞,钟漏残尽未忍归。
问言乃知窦氏女,昔日掌中今是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沉沉:形容夜色深沉。
- 漏将换:古代计时器漏壶即将更换,表示夜已深。
- 金雁:指筝上的雁柱,用来调弦。
- 行云断:形容歌声悠扬,能使行云停驻。
- 顾影:回头看自己的影子。
- 流清盼:眼神中流露出清秀的目光。
- 氍毹(qú yú):一种毛织的地毯。
- 腰支:即腰肢,指舞者的腰部。
- 拂地:轻轻触地,形容舞姿轻盈。
- 鸾孤飞:比喻舞者独舞,如孤鸾飞翔。
- 钟漏残尽:钟声和漏声即将结束,表示夜已深。
- 窦氏女:指汉代窦太后,传说她年轻时舞姿优美,被汉武帝看中。
- 掌中:指窦太后年轻时的舞姿,如同在掌中舞动。
翻译
在深沉的清夜中,漏壶即将更换,东方的月亮高高挂起,银河显得淡薄。 美丽的女子在调试着筝弦,催促着金雁柱,她清亮的歌声一曲唱罢,仿佛使行云都为之停驻。 四座的宾客不愿散去,不时回头看自己的影子,眼神中流露出清秀的目光。 主人催促着舞者穿上舞衣,地毯上花纹繁复,银烛的光辉闪烁。 舞者的腰肢轻轻触地,如同孤鸾飞翔,钟声和漏声即将结束,但仍未忍心归去。 问起她的身份,才知是窦氏之女,昔日那掌中舞动的优美舞姿,如今是否依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清夜中的宴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美人的歌声与舞姿,以及宾客们的留恋之情。诗中“行云断”一词巧妙地形容了歌声的悠扬,而“顾影流清盼”则生动地表现了宾客们对美人的倾慕。结尾的“窦氏女”一句,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引发了对美人昔日风采的遐想。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明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