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僶俛信无当,踯躅常苦忧。 伤哉世路交,同源终异流。 执手爱不浅,转面起见雠。 倾侧忍负欺,怨毒生绸缪。 弯弓日相向,乘利来迫遒。 薛公一获罪,宾客谁顾留。 炎炎廷尉门,灰寂令人愁。 胡越使相为,安危在一舟。 轻薄市中童,反复诚独羞。 烦思发愤懑,自兹绝交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僶俛(mǐn miǎn):勤勉努力。
  • 踯躅(zhí zhú):徘徊不前。
  • 执手:握手,表示亲近。
  • 见雠(chóu):成为仇敌。
  • 绸缪(chóu móu):纠缠,纠纷。
  • 迫遒(qiú):逼迫,压迫。
  • 薛公:指薛烛,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夫,因得罪赵王而被杀。
  • 廷尉:古代官职,掌管司法。
  • 胡越:比喻关系疏远。
  • 愤懑(mèn):愤慨不满。

翻译

勤勉努力却感觉无所适从,徘徊不前时常感到忧愁。 可悲啊,这世间的交往,本是同源却终成异流。 曾经握手表示深厚的爱意,转眼间却成了仇敌。 在忍耐中忍受背叛的痛苦,怨恨和纠纷由此而生。 像弯弓一样相互对峙,利用有利时机来压迫对方。 薛烛一旦获罪,他的宾客又有谁会留下? 曾经热闹的廷尉门,如今冷清得令人忧愁。 就像胡越两地的人,虽同在一舟,却各自为安危担忧。 市井中的轻薄少年,他们的反复无常实在令人羞愧。 烦乱的思绪激发了愤慨,从此我决定断绝一切交游。

赏析

这首作品深刻描绘了人际关系的脆弱和世态炎凉。诗人通过对比昔日亲密与今日敌对,揭示了人心的易变和社会的冷漠。诗中“执手爱不浅,转面起见雠”一句,生动地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脆弱和不可预测。末句“烦思发愤懑,自兹绝交游”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虚伪关系的失望和决绝,体现了诗人对真诚交往的渴望和对世俗的批判。

王廷陈

明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 6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