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五首

絺绤寒不求,纩絮暑不御。 当其不切施,弃置若弗顾。 时节忽复及,效用乃如故。 冥运不无代,物理岂常遇。 功成互见夺,乘时各有鹜。 嗟哉团扇姬,怨歌良已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絺绤(chī xì):细葛布和粗葛布,这里指用葛布制成的衣服。
  • 纩絮(kuàng xù):丝绵和棉絮,这里指用丝绵或棉絮填充的衣服。
  • :使用,穿戴。
  • 切施:适时使用。
  • 冥运:指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 物理:事物的规律。
  • (wù):追求,追逐。
  • 团扇姬:指古代宫廷中持团扇的女子,这里可能比喻为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人。

翻译

细葛布和粗葛布制成的衣服在寒冷时不求取,丝绵和棉絮填充的衣服在炎热时也不穿戴。当它们不适合当前的季节时,就被弃置一旁,仿佛被忽视。然而,当时节再次到来,它们又恢复了原有的效用。自然界的运行规律不断更替,事物的规律也难以常遇。功成之后,它们相互取代,各自追求着时机。可叹那持团扇的女子,她的怨歌实在是被误解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人生际遇和时机把握的深刻思考。诗中以葛布和纩絮制成的衣服为例,说明了物品的价值和效用随着时节的变化而变化,暗喻人的命运和机遇也随着时势的变迁而起伏。后两句则通过“团扇姬”的怨歌,抒发了作者对有才华但未被重用的人的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时机把握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感慨之情。

王廷陈

明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 6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