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矫志篇

龙虬虽困,不资鳝鳅。 鸑鷟虽孤,不匹鹜雏。 虽有香草,当户必除。 虽有仁人,在敌必诛。 狐白虽美,炎暑必置。 舟车之用,易地则弃。 蕙兰不采,无异蓬蒿。 干将不试,世比铅刀。 以骥捕鼠,曾不如狸。 饿夫获璧,不如得糜。 郭生纯臣,鲁连高士。 彼乃登台,此则蹈海。 宁直见伐,无为曲全。 宁渴而死,不啜盗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龙虬(qiú):古代传说中的龙。
  • 鳝鳅(shàn qiū):鳝鱼和泥鳅,比喻低贱之物。
  • 鸑鷟(yuè zhuó):古代传说中的凤凰。
  • 鹜雏(wù chú):小鸭子,比喻平庸之辈。
  • 当户:对着门户,指在家的正前方。
  • 狐白:指狐裘,用狐狸腋下的白毛皮制成的珍贵衣物。
  • 易地:换地方,改变位置。
  • 蕙兰:一种香草,比喻贤人。
  • 蓬蒿(péng hāo):野草,比喻无用之物。
  • 干将:古代名剑,比喻贤才。
  • 铅刀:钝刀,比喻无能之人。
  • (jì):千里马,比喻英才。
  • (lí):狸猫,比喻普通之物。
  • (mí):粥,比喻普通的食物。
  • 郭生:指郭隗,战国时期燕国的贤臣。
  • 鲁连:指鲁仲连,战国时期的高士。
  • 见伐:被砍伐,比喻受到攻击或批评。
  • 曲全:委曲求全,比喻牺牲原则以求保全。
  • 盗泉:比喻不正当的来源。

翻译

龙即使陷入困境,也不依赖鳝鱼和泥鳅。凤凰即使孤单,也不与小鸭子为伍。虽然有香草,但如果长在家的正前方,也必须清除。虽然有仁人,但如果是在敌对的国家,也必须诛杀。狐裘虽然美丽,但在炎热的夏天必须收起。舟车虽然有用,但换到不同的地方就可能被抛弃。蕙兰如果不被采摘,就和野草没有区别。干将如果不被试用,就和钝刀一样无用。用千里马去捕捉老鼠,还不如用普通的狸猫。饥饿的人得到珍贵的璧玉,还不如得到一碗粥。郭隗是纯正的臣子,鲁仲连是高尚的士人。他们一个是登上高台,一个是跳入大海。宁愿正直地被攻击,也不要委曲求全。宁愿渴死,也不喝不正当来源的水。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一系列对比和比喻,表达了作者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坚定立场。诗中,“龙虬”、“鸑鷟”等高贵形象与“鳝鳅”、“鹜雏”等低贱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高洁不群的品质。同时,通过“蕙兰”与“蓬蒿”、“干将”与“铅刀”的对比,揭示了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评价,而在于是否被真正理解和使用。最后,以“宁直见伐,无为曲全”和“宁渴而死,不啜盗泉”的决绝态度,彰显了作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坚定信念和高尚情操。

王廷陈

明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 6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