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杂兴十首

孔公深赞蠖,贾生虚忌鵩。 屈伸在一时,忧喜本同域。 河清岂能俟,途穷安足哭。 久息汉阴机,莫问成都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孔公:指孔子。
  • 赞蠖:赞扬像蠖(一种小虫)那样屈伸自如的行为。
  • 贾生:指贾谊,西汉初年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 虚忌鵩:虚构的忌讳,鵩(fú)是一种鸟,贾谊在《鵩鸟赋》中表达了对命运的无奈和忧虑。
  • 屈伸:指人的命运或境遇的起伏变化。
  • 河清:比喻时机成熟或理想状态,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七年》“河清难俟”。
  • 途穷:指处境艰难,无路可走。
  • 汉阴机:指汉代阴符经中的机巧,比喻深奥难解的道理。
  • 成都卜:指在成都进行的卜卦,这里泛指占卜。

翻译

孔子曾深赞蠖虫的屈伸自如,贾谊则虚构了对鵩鸟的忌讳。 命运的起伏变化只在一时,忧愁与喜悦原本就同处一地。 理想的时机怎能等待,处境艰难又何须哭泣。 长久地放下汉阴的机巧,也不必问成都的卜卦。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和贾谊的典故引用,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和命运无常的深刻认识。诗中“屈伸在一时,忧喜本同域”揭示了人生境遇的瞬息万变和情感的复杂交织。后两句“河清岂能俟,途穷安足哭”则进一步以河清难俟和途穷无路的比喻,强调了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超脱。最后两句“久息汉阴机,莫问成都卜”则体现了作者对复杂世事的淡然态度,以及对命运的接受和顺应。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王廷陈

明湖广黄冈人,字稚钦,王廷瞻兄。恃才放恣,甚至上树呼叫,馆师无如之何。正德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因疏谏武宗南巡,罚跪受杖。时已授给事中,乃出为裕州知州。失职怨望,为上官所劾,罢归乡里。屏居二十余年,嗜酒纵倡为乐。达官贵人来家,蓬发跣足延见。时衣红纻窄衫,骑牛跨马,啸歌田野间。诗婉丽多风,文长于尺牍。有《梦泽集》。 ► 6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