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吴兴慈感寺阁

· 史鉴
亭亭高阁倚斜晖,廿载曾从此地归。 往事已随春草换,重来似觉故人稀。 孤城近水青山映,远树和云去鸟微。 欲系扁舟嗟未得,蘼芜新绿钓渔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亭亭:形容高耸直立的样子。
  • 斜晖:斜阳的光辉。
  • 廿载:二十年。
  • 故人:旧友,老朋友。
  • 孤城:孤立的城市或城堡。
  • 去鸟微:飞远的鸟儿显得微小。
  • 扁舟:小船。
  • :叹息。
  • 蘼芜(mí wú):一种水生植物,这里指水边的草。
  • 钓渔矶:钓鱼的岩石或岸边。

翻译

高高耸立的阁楼倚着斜阳的光辉,二十年前我曾从这里归去。 往事已经随着春草的更迭而改变,再次来到这里,感觉老朋友变得稀少。 孤立的城市靠近水边,青山映衬,远处的树木和云彩中,飞远的鸟儿显得微小。 想要系住小船却未能如愿,只能叹息,水边新绿的蘼芜,是钓鱼的好地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返旧地时的感慨。诗中,“亭亭高阁”与“斜晖”共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通过“廿载曾从此地归”和“重来似觉故人稀”,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深深感慨。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过往时光的深情回望和对现实生活的深刻体验。

史鉴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明古,号西村。于书无所不读,尤熟于史。论千载事,历历如见。对时事及时人言论,得于闻见者,勤于笔录。文章纪事有法。诗学魏晋。弘治、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有《西村集》。 ► 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