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生慈济法门 [ 宋] 释遵式
我比丘某甲,今为傍生类。
发佛大慈悲,忏彼六情根。
无始业障海,眼根著诸色。
耳界闻乱声,鼻染一切香。
舌生诸恶刺,身如机关主。
六贼游戏中,心想如猿猴。
无有暂停时。
如此等六法,名为六情根。
一切
每日念佛忏悔发愿文 [ 宋] 释遵式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
惟愿慈悲垂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大悲观音栴檀像 [ 宋] 释遵式
南无十方三世佛,南无本师大牟尼。
南无西方安乐刹,阿弥陀佛十力尊。
南无过去无数劫,彼世世灯观世音。
诸佛慧眼第一净,以不二相观三界。
如实见我归命礼,成就大愿护众生。
南无一切法宝海,无边无尽解脱门
十恩德 报慈母十恩德十首 其六 第六回干就湿恩 [ 唐] 释愿清
干处与儿眠。不嫌污秽及腥膻。
慈母卧湿毡。专心缚。
怕磨研。不离孩儿体边。
记之慈母苦忧怜。恩德过于天。
寿萱堂为王都御史题 [ 明] 杨荣
高堂有母今垂老,鹤发慈颜喜长好。
爱日惟存慰母心,阶前多种忘忧草。
愿将此草喻慈亲,一度春风一度新。
日傍花边呈彩服,时依丛畔脍金鳞。
公从早岁承恩眷,时向乌台掌邦宪。
禄养深期志不违,宦情但祝亲常健
洪武中发三千僧戍边尹山隆法师请焚身以宽其罪仍留瓣香施法雨济旱人主嘉之为诗以纪其事且悉赐三千僧牒后百八十年初地婆罗门王世贞得其遗像塔铭读之敬题于后 [ 明] 王世贞
药王深愿且行因,救得三千果位人。
精进肯图超大劫,慈悲还拟化波旬。
烟霄不染清凉界,火宅长抛梦幻身。
欲识妙圆何处所,中天万古现金轮。
王之相妻绣佛续汪司马作偈 [ 明] 欧大任
阿弥陀佛清净土,老婆功德日绣组。
慈悲悯念为永除,九十九亿劫罪苦。
苏幕遮 劝休网罟 [ 元] 王处一
我生来,元怕死。
固蒂深根,方证长生位。
一切含灵无稍异。
普愿安全,此是天公意。
运慈悲,呈雅瑞。
赫赫云霞,万道祥光起。
三界高真兴法喜。
祐护人人,各各无灾沴。
咏怀诗十首 [ 清] 释敬安
我闻安养国,贤圣俱栖迟。
讲堂极壮丽,行树相因依。
湛湛七宝池,矫矫珍禽飞。
金绳界道明,天乐随风移。
衣食应念至,不假人力为。
文殊既戾止,慈氏亦来仪。
长揖三界苦,永绝四流悲。
逝辞五浊世,金手引
慈孝引 [ 清] 林占梅
人生天地间,慈孝本皆同。
孝者少能尽,慈者多有终。
所以古今人,慈心过孝衷。
因思古孝子,姓氏岂冥濛。
舜帝与闵子,自古所推崇。
王祥孝其母,黄帝孝其翁。
孝者殊落落,慈者竟充充。
非可率尔行,天性出
慈禧太后四旬万寿福州灯联 [ 清] 待考
笙歌合天半韶钧,看高捧慈云,遥向帝阊开寿宇;
母德属女中尧舜,愿永绵爱日,长教海国沐恩波。
登景州塔隋开皇中故迹也 其一 [ 明] 纪坤
云梯面面礼弥陀,犹是开皇窣堵波。
诸佛慈悲竟何事,坐看十度换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