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年身不倦,行乐在田园。
覆宅榆桑郁,聚村宗族繁。
魏三风格少,杜五典刑存。
喜不嫌余懒,闲来每过门。
邓禹功曹器,马周令长才。
叨临万室郡,骤致五风灾。
大木行将拔,繁云黯不开。
自知蒙闇极,民吏窃相咍。
崇阀凝繁祉,慈闱积永年。
历更五朝后,名达两宫前。
娱彩随卿月,行厨借御烟。
至今逾一纪,福履益穹然。
旧时携手地。
正新月如钩,繁花似绮。
西陵春晚,归鞍速、谁料忽然抛弃。
征鸿盼尽,镇不见、锦书香字。
犹记得、饯饮长亭,尊前暗嘘愁气。
迢递南归程途,望越水吴山,断云千里。
谁家歌吹。
偏促我、客邸数
共生一体中,出处常相并。
所动辄有迹,何不择地行。
履舄虽可蔽,步武岂无声。
尝思汝为玉,请刖见直诚。
半山字说行,精义极贯穿。
世好鸦蚓书,谁识虫鱼篆。
东省斯惟首顿居,狩巡五载又临予。
讵欣驻处闲庭廓,尚念灾馀比户虚。
申命官箴宜恻尔,设云民感益惭如。
十行频有恩纶沛,要在推行善体诸。
璇玑初织锦,寄与窦将军。
思报七襄日,裁成五色云。
帛书断归信,绮字缀回文。
洒尽行行泪,何时一见君。
对面寒暄无一语,泥他强寄音书。书中但问体何如。行间寥落字,珍重过明珠。
记得凭肩杨柳下,喁喁情话相于。可怜浓绿荫庭隅。西风吹后看,直是近来疏。
宣尼著明训,曾未试躬行。
身体惟皇考,手书示后生。
绝胜铭几杖,讵止见墙羹。
辞约义赅富,思艰图易亨。
敕几所无逸,保泰凛持盈。
三字垂家法,万年奉永清。
字体纷纷变若云,后人惟睹永和文。
昭陵一刻谁能学,尽道吴兴似右军。
浴罢温池百体轻,天风两腋助清泠。
痊疴去垢浑閒事,须念汤盘九字铭。
果然饰性女箴该,小字从同早体裁。
待到有家实践归,非关教妇在初来。
三川会合绕城下,巴字体势何盘盘。
却疑天工敕水帝,戏写鸟迹倾波澜。
不书心字涴窗门,玉混泥沙体自分。
万虑顿忘诸秽息,碧天无滓水无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