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元] 无名氏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
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大成至圣,岂辩高低。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
依修多罗立往生正信偈 [ 宋] 释遵式
稽首西方安乐刹,弥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种种修多罗,成就往生决定信。
住大乘者清净心,十念念彼无量寿。
临终梦佛定往生,大宝积经如是说。
五逆地狱众火现,值善知识发猛心。
十念称佛即往生,十六观经如是说
访崇道古迹得二绝句 其一 [ 清] 钱大昕
择木开元数八分,金庭妙迹劫灰焚。
祇馀乾道尚书牒,留镇山门认白云。
箧中帖 [ 宋] 米芾
芾箧中怀素帖如何?乃长安李氏之物。王起部、薛道祖一见便惊云:自李归黄氏者也。芾购于任道家,一年扬州送酒百余尊,其它不论。帖公亦尝见也。如许,即并驰上。研山明日归也。更乞一言。芾顿首再拜。景文隰公阁下。
宿上清道院 [ 明] 王慎中
税驾遵山麓,爰得老氏宫。
入门闻芬馥,行径悦青䓤。
灵草色难辨,幽禽声不同。
泉流瑶砌上,池照绮楹东。
果药荣冬日,松筠含夜风。
轻云拂修栋,皓月澄高空。
晏然讽道语,心悟一窗中。
永愿托兹土,馀生于
传习录 · 卷中 · 答罗整庵少宰书 [ 明] 王守仁
某顿首启:昨承教及《大学》,发舟匆匆,未能奉答。晓来江行稍暇,复取手教而读之。恐至赣后人事复纷沓,先具其略以请。
来教云:“见道固难,而体道尤难。道诚未易明,而学诚不可不讲。恐未可安于听见而遂以为极
圆觉经 · 辩音菩萨 [ 周] 释迦牟尼
于是辩音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大悲世尊,如是法门,甚为希有。世尊,此诸方便,一切菩萨于圆觉门,有几修习?愿为大众及末世众生,方便开示,今悟实相。”
作是
道德经(第五十四章) [ 周] 老子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
幼学琼林·卷四·释道鬼神 [ 明] 程登吉
如来释迦,即是牟尼,原系成佛之祖;老聃李耳,即是道君,乃是道教之宗。鹫岭、祗园,皆属佛国;交梨、火枣,尽是仙丹。沙门称释,始于晋道安;中国有佛,始于汉明帝。
籛铿即是彭祖,八百高年;许逊原宰旌阳
传习录 · 卷中 · 答周道通书 · 一 [ 明] 王守仁
吴、曾两生至,备道道通恳切为道之意,殊慰相念。若道通,真可谓笃信好学者矣。忧病中会,不能与两生细论,然两生亦自有志向,肯用功者,每见辄觉有进,在区区诚不能无负于两生之远来,在两生则亦庶几无负其远来之意
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薛侃录 · 八 [ 明] 王守仁
先生谓学者曰:“为学须得个头脑,工夫方有着落。纵未能无间,如舟之有舵,一提便醒。不然,虽从事于学,只做个‘义袭而取’,只是行不著,习不察,非大本、达道也。”
又曰:“见得时,横说竖说皆是。若于此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