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七十五 [ ] 王守仁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就是己心之德,就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倘若有一物失其所,即为我的仁还有不完善处。”

下第投所知 [ ] 杜荀鹤

若以名场内,谁无一轴诗。 纵饶生白发,岂敢怨明时。 知己虽然切,春官未必私。 宁教读书眼,不有看花期。

挽彭玉麟联 [ ] 樊森

大业著中兴,是良将,是名臣,湘乡以还,此为元老; 秀才任天下,亦江湖,亦廊庙,希文而后,仅见斯人。

论语 · 泰伯篇 · 第七章 [ ] 孔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题幽居读书图为萧翀赋 [ ] 刘崧

吁嗟乎中谷把吾书,以归来兮于焉以读。谷之阳兮云之麓,峰盘盘兮石如玉。 我居孔幽兮翳彼嘉木,遐思古人兮言抽其椟。载咏载歌以悦我心,白云在天清风满林。 世昧昧以去古兮,礼乐散而莫寻。探禹穴之窅窅兮,望龙门

过陆震卿大行读书处有赠 [ ] 王世贞

过君读书处,破壁侵菰芦。 不厌饥时麦,难挑旱后蔬。 沈沦诗更好,飞动意能无。 莫以鹬冠聚,尤深鱼服虞。 时清宁任侠,宦薄且为儒。 但使星文就,君王自按图。

读书山月下 [ ] 叶颙

读书山月下,月色流岩扉。 松风吹毛发,草露沾裳衣。 研精探玄奥,竭思穷幽微。 兴亡空感慨,今古谁是非。 孔孟几千载,斯文愈光辉。 蚩蚩愚下士,去此将安归。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 ] 苏洵

内翰执事: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力

王蒙秋山读书图 [ ] 弘历

林静山深结茅宇,雅是幽人读书所。 疑因风度闻诵声,却不识为何代语。

上昭文富丞相书 [ ] 苏辙

辙西蜀之人,行年二十有二,幸得天子一命之爵,饥寒穷困之忧不至于心,其身又无力役劳苦之患,其所任职不过簿书米盐之间,而且未获从事以得自尽。方其闲居,不胜思虑之多,不忍自弃,以为天子宽惠与天下无所忌讳,而

答刘禹锡天论书 [ ] 柳宗元

宗元白:发书得《天伦》三篇,以仆所为《天说》为未究,欲毕其言。始得之,大喜,谓有以开明吾志虑。及详读五六日,求其所以异吾说,卒不可得。其归要曰:非天预乎人也。凡子之论,乃吾《天说》传疏耳,无异道焉。谆

挽张之洞联 [ ] 程国璠

公是一代功臣,戊申定计,庚子扶危,朝野赖乂安,引天下为己任; 我乃再传弟子,精舍授经,纶扉侍直,宫墙窥美富,微斯人谁与归。

乞酒后再借书,与林十郎 [ ] 洪繻

古人读书下以酒,胸中云梦吞八、九。我今爱酒佐以书,举杯好开谈天口。 与君乞酒兼乞书,一编酒难还赵书。不然倘能为我浇磊块,送归君家百尺楼上悬。 海内梨洲有述作,一部「明夷待访录」。大名久已雷贯耳,偶睹应

书事十首 [ ] 刘克庄

罪己纶言遍九州,桑榆虽晚尚堪收。 下山东诏争扶听,读奉天书有泪流。 加霍嫖姚冠军号,拜车丞相富民侯。 崆峒麦熟无人刈,何日王师且少休。

鼂错论 [ ] 苏轼

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起而强为之,则天下狃于治平之安而不吾信。惟仁人君子豪杰之士,为能出身为天下犯大难,以求成大功;此固非勉强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