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 · 卷上 · 门人陆澄录 · 七十五 [ 明] 王守仁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就是己心之德,就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倘若有一物失其所,即为我的仁还有不完善处。”
论语 · 泰伯篇 · 第七章 [ 周] 孔子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题幽居读书图为萧翀赋 [ 明] 刘崧
吁嗟乎中谷把吾书,以归来兮于焉以读。谷之阳兮云之麓,峰盘盘兮石如玉。
我居孔幽兮翳彼嘉木,遐思古人兮言抽其椟。载咏载歌以悦我心,白云在天清风满林。
世昧昧以去古兮,礼乐散而莫寻。探禹穴之窅窅兮,望龙门
过陆震卿大行读书处有赠 [ 明] 王世贞
过君读书处,破壁侵菰芦。
不厌饥时麦,难挑旱后蔬。
沈沦诗更好,飞动意能无。
莫以鹬冠聚,尤深鱼服虞。
时清宁任侠,宦薄且为儒。
但使星文就,君王自按图。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 宋] 苏洵
内翰执事:
洵布衣穷居,尝窃有叹,以为天下之人,不能皆贤,不能皆不肖。故贤人君子之处于世,合必离,离必合。往者天子方有意于治,而范公在相府,富公为枢密副使,执事与余公、蔡公为谏官,尹公驰骋上下,用力
上昭文富丞相书 [ 宋] 苏辙
辙西蜀之人,行年二十有二,幸得天子一命之爵,饥寒穷困之忧不至于心,其身又无力役劳苦之患,其所任职不过簿书米盐之间,而且未获从事以得自尽。方其闲居,不胜思虑之多,不忍自弃,以为天子宽惠与天下无所忌讳,而
答刘禹锡天论书 [ 唐] 柳宗元
宗元白:发书得《天伦》三篇,以仆所为《天说》为未究,欲毕其言。始得之,大喜,谓有以开明吾志虑。及详读五六日,求其所以异吾说,卒不可得。其归要曰:非天预乎人也。凡子之论,乃吾《天说》传疏耳,无异道焉。谆
乞酒后再借书,与林十郎 [ 清] 洪繻
古人读书下以酒,胸中云梦吞八、九。我今爱酒佐以书,举杯好开谈天口。
与君乞酒兼乞书,一编酒难还赵书。不然倘能为我浇磊块,送归君家百尺楼上悬。
海内梨洲有述作,一部「明夷待访录」。大名久已雷贯耳,偶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