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东原酬意图

· 史鉴
美哉延绿亭,水竹含清秀。 中有鹿冠翁,枕书眠白昼。 云卿通家子,翘思远相候。 执手问平安,呼童列觞豆。 况当二阴月,大火将西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延绿亭:亭子的名称,延绿意指亭子周围绿意盎然。
  • 鹿冠翁:指戴着鹿皮帽的老人,此处可能指杜东原。
  • 云卿:人名,可能是史鉴的朋友或亲戚。
  • 翘思:深切的思念。
  • 觞豆:古代盛酒和食物的器具,此处指准备酒食。
  • 二阴月:农历的六月,因六月属阴,故称二阴月。
  • 大火:指心宿二(天蝎座α星),古代用来指示季节,此处指夏季。
  • 西流:指星宿西移,预示着季节的转变。

翻译

美丽的延绿亭啊,水和竹子都显得清新秀丽。亭中有一位戴着鹿皮帽的老人,他枕着书本在白日里安睡。云卿,这位通家之子,带着深切的思念远道而来,想要问候。他握着老人的手询问平安,又叫来仆人摆设酒食。况且此时正值农历六月,夏日的星宿即将西移,预示着季节的更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和谐的夏日午后场景。延绿亭的清秀景色与鹿冠翁的安详形象相映成趣,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之美的欣赏。云卿的到来,不仅增添了诗中的情感色彩,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诗末提及的“二阴月”和“大火将西流”,巧妙地融入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增添了诗歌的哲理意味,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史鉴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明古,号西村。于书无所不读,尤熟于史。论千载事,历历如见。对时事及时人言论,得于闻见者,勤于笔录。文章纪事有法。诗学魏晋。弘治、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史鉴次之。有《西村集》。 ► 5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