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弦曲四首织女庙

· 王彝
冬冬天鼓秋湖里,雪山耀日青山紫。 金锁蛇鳞百尺身,领得江中万鱼起。 女巫酹乳饮龙孙,雨蕊芙蓉泻秋水。 神弦枨枨风雨黄,明珠一夜照龙堂。 三江水浑龙濯足,明朝化作林中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鼓:指雷声。
  • 雪山:这里形容湖中倒映的山峰,因其白如雪而得名。
  • 龙孙:指鱼。
  • (lèi):以酒浇地,表示祭奠。
  • 神弦:指祭祀时所用的弦乐器。
  • 枨枨(chéng chéng):形容弦乐声。
  • 龙堂:指水中龙的居所。
  • 濯足:洗脚,这里指龙在水中活动。

翻译

冬日里雷声隆隆在秋湖中回响,湖中倒映的山峰白如雪,四周青山在日光下显得紫红。一条身躯如百尺金锁蛇鳞的龙,引领着江中万鱼跃起。女巫以酒祭奠,用乳汁喂养鱼群,秋雨中的芙蓉花瓣如雨滴般洒落湖面。神弦乐声在风雨中回荡,明珠一夜之间照亮了龙堂。三江之水浑浊,龙在其中洗足,明朝时分,它将化作林中的一片绿意。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壮丽的秋湖景象,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龙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诗中“天鼓”、“雪山”、“金锁蛇鳞”等词语,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宏大的自然画卷,而“女巫酹乳饮龙孙”则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结尾的“龙化作林中绿”寓意着生命的循环与再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赞美之情。

王彝

元明间苏州府嘉定人,先世东蜀人,字常宗,号妫蜼子。少孤贫,读书天台山中,师事王贞文,得兰溪金履祥之传。洪武初以布衣召修《元史》,荐入翰林。乞归后,常为知府魏观作文,观得罪,连坐死。曾著论力诋杨廉夫,以为文妖。有《三近斋稿》、《王常宗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