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近来无奈病淹留,十日废梳头。避风帘幕何曾卷,翛然处、古鼎香浮。兴至闲书棐几,困来时覆茶瓯。
新凉如水簟纹流,六月类清秋。手抛团扇拈书册,无情绪、欲展还休。最是诗成酒醒,月明时度南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病淹留:长期生病。
- 翛然(xiāo rán):自然超脱的样子。
- 古鼎:古代的鼎,这里指香炉。
- 棐几(fěi jī):用棐木制成的几案。
- 茶瓯(ōu):茶杯。
- 簟纹流:竹席上的纹理流动,形容凉爽。
- 团扇:圆形的扇子。
- 时度:不时地度过。
翻译
近来因病久留,十天没有梳理头发。帘幕为了避风不曾卷起,自然超脱之处,古鼎中香烟袅袅。兴致来时在棐木几案上闲书,困倦时用茶杯覆盖。
新凉如水,竹席上的纹理流动,六月里感觉像是清秋。手抛开团扇,拿起书册,情绪不佳,想要展开却又停下。最是在诗成酒醒之后,月明之时,不时地度过南楼。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作者因病久留家中的生活状态,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闲适而略带忧郁的情感。诗中“避风帘幕何曾卷,翛然处、古鼎香浮”等句,以物寓情,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而“新凉如水簟纹流,六月类清秋”则巧妙地以自然景象映衬出内心的孤寂与清凉。结尾的“最是诗成酒醒,月明时度南楼”更是以景结情,留下无限遐想。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