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戊申:古代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 元日:农历新年第一天。
- 樽前:酒杯前,指饮酒的场合。
- 故旧:老朋友。
- 凋零:原指植物枯萎,这里比喻人的去世。
- 形骸:身体。
- 绝缨:断绝帽带,比喻放纵不羁。
- 赘婿:入赘的女婿,即男方到女方家居住。
- 挝鼓:敲鼓。
- 狂生:放荡不羁的人。
- 佛榻:供佛的床榻,这里指修行的场所。
- 禅灯:佛前供奉的灯,象征禅修。
- 俗情:世俗的情感和纷扰。
翻译
在枕边,我突然听到春天的鸟儿鸣叫,新年的我勉强起床,却懒得去应酬。在酒杯前,老朋友们都已相继离世,镜中的我,身体衰老,疾病缠身。曾经放纵不羁,如同那些断绝帽带的赘婿,或是敲鼓的汉代狂生。如今,我已不再有当年的那种态度,而是在佛榻旁,禅灯下,远离了世俗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稚登在新年之际的感慨。诗中,“枕上俄闻春鸟鸣”一句,以春天的鸟鸣象征新年的到来,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后文通过对“樽前故旧凋零尽”和“镜里形骸老病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老友逝去和自身衰老的深切感受。最后两句“如今无复当时态,佛榻禅灯远俗情”,则展现了诗人对过去放纵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现在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寻求内心平静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