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卜构已云落,乃值青春初。 况无适俗韵,缅有遗世迂。 远山故多情,缤纷入我庐。 桃李凝新妆,群荄亦欣舒。 芳窦泉始通,亭池洌嘉腴。 物性苟安便,因之怀旧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卜构(bǔ gòu):占卜选择建筑的地点。
  • 适俗韵:适应世俗的趣味。
  • 遗世迂:超脱世俗,行为古怪。
  • 远山:远处的山。
  • 缤纷:繁多而杂乱的样子。
  • 凝新妆:像凝结了新妆一样美丽。
  • 群荄(qún gāi):群草。
  • 芳窦:芳香的泉眼。
  • 洌嘉腴(liè jiā yú):清澈而肥沃。
  • 物性:事物的本性。
  • 安便:安逸舒适。
  • 旧居:原来的住所。

翻译

占卜选择建筑地点已经完成,恰好是在初春时节。我并没有适应世俗的趣味,反而有着超脱世俗的古怪。远处的山峦依旧多情,繁多而杂乱地进入我的居所。桃李花儿像凝结了新妆一样美丽,群草也欣欣向荣。芳香的泉眼刚刚疏通,亭台池塘清澈而肥沃。事物的本性如果安逸舒适,就会因此怀念起旧时的居所。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新居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诗中“远山故多情,缤纷入我庐”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接纳,而“芳窦泉始通,亭池洌嘉腴”则进一步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新居周围环境的宜人。最后,诗人通过对“物性苟安便,因之怀旧居”的感慨,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旧居的怀念,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