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鸟篇赠李三洲

灵鸟渡闽中,羽毛还自惜。 三山未去羁,翛翛凌八极。 蓬壶杳冥冥,税驾将安息。 丰容迥世凡,绝抱向谁识。 逍遥慢延伫,叹此晨风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灵鸟:神话传说中的神鸟,这里比喻李三洲。
  • 渡闽中:指灵鸟飞越到福建一带。
  • 三山:指福建的武夷山、玉华山和天柱山,这里泛指福建的山川。
  • 未去羁:尚未离开束缚,指灵鸟还未飞离福建。
  • 翛翛(xiāo xiāo):形容鸟飞翔的样子,轻盈自由。
  • 八极:指极远的地方,四面八方。
  • 蓬壶:传说中的仙山,比喻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 杳冥冥:形容深远而不可见的样子。
  • 税驾:停下马车,比喻停止旅行或活动。
  • 丰容:美好的容貌或姿态。
  • 迥世凡:超凡脱俗,与尘世相隔甚远。
  • 绝抱:非凡的抱负或才能。
  •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延伫:长时间站立等待。
  • 晨风翼:比喻灵鸟的翅膀,也暗示着清晨的风。

翻译

神鸟飞越到福建,它的羽毛自珍自惜。 尽管福建的山川美丽,它还未离开这片束缚, 轻盈自由地飞翔在四面八方。 理想中的隐居之地深远而不可见, 它想要停下脚步,寻找安息之所。 它拥有超凡脱俗的美好姿态, 但它的非凡抱负和才能无人能识。 它自由自在地徘徊,却也感叹着清晨的风, 不知何时才能展翅高飞。

赏析

这首作品以灵鸟为喻,描绘了李三洲的非凡气质和抱负。诗中,“灵鸟渡闽中”展现了李三洲的非凡来历,而“三山未去羁”则表达了他在福建的束缚与期待。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蓬壶杳冥冥”等句,抒发了对理想隐居地的向往,以及对现实无人理解的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灵鸟的描绘,传达了对李三洲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期待。

王渐逵

明广东番禺人,字用仪,一字鸿山,号青萝子、大隐山人。正德十二年进士,官刑部主事。以养母请告,家居十余年,后至广州,适有诏,养病逾三年者不复叙用。乃赴会稽,谒王阳明墓,与其门人讲学。久之乃归。后复被荐入京,言事不报,复乞归。嘉靖三十七年十二月卒。有《青萝文集》。 ► 78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