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其二

逢人偏我缩蝤蛴,颊印深深涨紫泥。 乞火就萤池上影,登高揖鳖砌閒梯。 多情语雀怜佳婿,得计屠羊有富妻。 乍可吐冰看蜥蜴,难禁玩月到灵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缩蝤蛴(suō qiú qí):形容人因恐惧或羞怯而缩头缩脑的样子。蝤蛴,一种小虫。
  • 涨紫泥:形容脸颊因羞愧或激动而泛红。
  • 乞火:求火,这里指借光。
  • 就萤:靠近萤火虫,借其光亮。
  • 登高揖鳖:揖,古代的一种礼节,这里指对鳖表示敬意。鳖,一种水生动物。
  • 砌閒梯:閒,同“闲”,这里指搭建在墙边的梯子。
  • 语雀:与雀鸟对话,形容多情。
  • 得计:得逞,达到目的。
  • 屠羊:宰杀羊,这里指从事屠宰业的人。
  • 乍可:刚刚可以。
  • 吐冰:形容蜥蜴吐舌的样子。
  • 玩月:赏月。
  • 灵犀:传说中的一种犀牛,其角有灵性,比喻心意相通。

翻译

遇到人时我总是像蝤蛴一样缩头缩脑,脸颊因羞愧而泛红。 我向萤火虫借光,登上高处对鳖表示敬意,搭建在墙边的梯子。 我多情地与雀鸟对话,怜爱着佳婿,屠羊的人有富有的妻子,得逞了。 我刚刚可以看着蜥蜴吐舌,却难以忍受赏月时心意相通的灵犀。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独特的语言风格,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缩蝤蛴”和“涨紫泥”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人前的羞怯和不安,而“乞火就萤”和“登高揖鳖”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和敬畏。后两句通过对“语雀”、“屠羊”等生活场景的描绘,进一步以寓言的方式反映了诗人对人间情感和世态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王夫之

王夫之

明末清初湖南衡阳人,中年一度改名壶,字而农,号姜斋、夕堂、一瓢道人、双髻外史。明崇祯十五年举人。南明永历时任行人司行人。旋归居衡阳石船山。永历政权覆灭后,曾匿居瑶人山区,后在石船山筑土室名观生居,闭门著书。自署船山病叟,学者称船山先生。吴三桂反清兵起,夫之又逃入深山。终其身不剃发。治学范围极广,于经、史、诸子、天文、历法、文学无所不通,有《正蒙注》、《黄书》、《噩梦》、《读通鉴论》、《姜斋诗话》等。《船山遗书》至道光间始刻,同治间始有全书,后又有增收,至三百五十八卷。 ► 15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