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赊(shē):延长,这里指因酒而延续。
- 年华:时光,岁月。
- 风流:指文采风流,才华横溢。
- 泽畔:水边,这里指江边或湖畔。
- 杏坛:相传为孔子讲学的地方,后泛指讲学或教育的地方。
- 虞妃曲:古代曲名,这里可能指悲伤的曲调。
- 湘水:湘江,湖南省的主要河流。
翻译
诗兴因你的酒兴而延长,暂且用诗和酒来忘却流逝的年华。眼前的美景中,我欣赏着新月,墙角残余的梅花自顾自地飘落。千古的风流人物在江边沉思,春天的桃李花在江畔期盼着。在杏坛上,不要演奏悲伤的虞妃曲,因为湘江的秋风中,太阳已经西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黄积中的深情赠别,同时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诗兴因君酒兴赊”一句,既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欢乐,也暗示了诗酒可以暂时忘却岁月的无情。后文通过对新月、残梅、风流人物、春桃李等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幅既富有诗意又略带哀愁的画面。结尾的“杏坛莫奏虞妃曲,湘水秋风日易斜”则进一步以湘江秋风的萧瑟和太阳的西斜,来象征时光的流逝和离别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
方献夫的其他作品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一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七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八 》 —— [ 明 ] 方献夫
- 《 盛德篇赠伍侍御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一 》 —— [ 明 ] 方献夫
- 《 春阴 》 —— [ 明 ] 方献夫
- 《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 其十九 》 —— [ 明 ] 方献夫
- 《 梧窗赠林县博坛 》 —— [ 明 ] 方献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