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樵茶送夫椒诗来过美且有共尝之约

深山知己独痴狂,甘李谁怜不道旁。 白露偶堪供客鼎,早春犹未荐山房。 东坡岂有黄州梦,常父宁无汤饼肠。 渴慰吞江真有约,扁舟共载入微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樵茶:采自山中的茶叶。
  • 夫椒: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
  • 过美:过访并赞美。
  • 共尝之约:共同品尝的约定。
  • 痴狂:形容对某事物的极度喜爱和专注。
  • 甘李:甜美的李子,这里比喻美好的事物。
  • 白露:秋天的节气,这里指秋天的露水。
  • :能够,足以。
  • 客鼎:招待客人的炊具,这里指招待客人。
  • 早春:春天的初期。
  • :献上,供奉。
  • 山房:山中的居所或书房。
  • 东坡:苏轼的号,这里指苏轼。
  • 黄州梦:苏轼被贬黄州时所作的梦,这里指苏轼的贬谪经历。
  • 常父:人名,可能指诗人的另一位朋友。
  • 汤饼肠:指简单的食物,这里比喻简朴的生活。
  • 渴慰吞江:形容极度的渴望和满足。
  • 扁舟:小船。
  • 微茫:模糊不清,这里指远方的景色或未来的计划。

翻译

在深山中,我独自对知己的痴狂深感满足,甘美的李子又有谁会怜惜它不种在道旁呢?秋天的露水偶然间足够用来招待客人,而早春的时节还未到献上山中居所的时候。苏轼岂会没有黄州的梦境,常父又怎能没有简朴生活的愿望。我们真的有了一个约定,那就是在渴望与满足中吞噬江水,共同乘着小船,驶向那模糊不清的未来。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深山生活的热爱和对知己的珍视。诗中通过对“樵茶”、“甘李”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末句“扁舟共载入微茫”则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与友人共同探索未知的愿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情感。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