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华节妇卷

· 王绂
偕老曾将百岁期,一朝凶变竟何为。 微躯只合从夫死,大节宁堪使婢知。 镜掩青鸾藏钿匣,缳垂白练系雕楣。 于今同穴埋双柩,连理应生墓上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偕老: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 凶变:不幸的变故,这里指丈夫的死亡。
  • 微躯:谦称自己的身体,这里指自己。
  • 大节:重大的节操,这里指守节不嫁的决心。
  • 青鸾:传说中凤凰一类的鸟,这里指镜子上的装饰图案。
  • 钿匣:镶嵌金、银、玉、贝等物的盒子,这里指装镜子的盒子。
  • (huán):绳索。
  • 白练:白色的绸带。
  • 雕楣:雕刻精美的门楣。
  • 同穴:同葬一个墓穴。
  • 连理:不同根的草木,其枝干连生在一起,比喻恩爱夫妻。

翻译

曾经期望与丈夫共同生活到百岁,然而一朝之间不幸的变故发生了,这是为何?我这微不足道的身体本应随夫而去,重大的节操岂能让婢女知晓。镜子上的青鸾图案被藏在了镶嵌金、银、玉、贝的盒子中,白色的绸带系在雕刻精美的门楣上。如今我们同葬一个墓穴,两具棺木并排,墓上的枝条应当连生在一起,象征着我们的恩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节妇在丈夫去世后的坚定守节之情。诗中,“偕老曾将百岁期”一句,既表达了对与丈夫共度一生的美好愿望,又暗含了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的无奈与悲痛。“微躯只合从夫死,大节宁堪使婢知”则进一步以节妇的口吻,表明了她宁死不嫁的决心,以及对节操的坚守。后两句通过对节妇自尽场景的描绘,展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与对节操的执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明代社会对妇女节操的高度重视。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