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一瓢余君

· 王绂
闻君哀毁若为情,骨立萧然鬓雪明。 井臼秪应劳阃政,箪瓢犹且托门生。 慈帷惨淡秋灯影,破屋凄凉夜雨声。 如此孤贫良不恶,轻肥那得免忧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哀毁:因悲伤而消瘦。
  • 骨立:形容人瘦得只剩骨架支撑。
  • 萧然:空寂,冷落。
  • 鬓雪:鬓发如雪,指年老。
  • 井臼:指家务劳动。
  • 阃政:家政,家务。
  • 箪瓢:箪(dān),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用来舀水或取水的老式器具。这里指简朴的生活。
  • 托门生:托付给学生或弟子。
  • 慈帷:慈母的帐幕,指代母亲。
  • 孤贫:孤独贫穷。
  • 轻肥:轻浮奢侈的生活。

翻译

听说你因悲伤而消瘦,情何以堪,只剩骨架支撑,鬓发如雪,显得格外明亮。家务劳动本应是家政之事,如今却只能依靠学生来维持简朴的生活。慈母的帐幕下,秋灯映出惨淡的影子,破旧的屋子里,夜雨声带来凄凉。这样的孤独贫穷其实并不坏,那些轻浮奢侈的生活又怎能免去忧虑和惊恐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余君困境的同情与理解。诗中,“哀毁”、“骨立”、“鬓雪”等词描绘了余君因悲伤而消瘦的凄凉形象,而“井臼秪应劳阃政”、“箪瓢犹且托门生”则反映了其生活的艰辛。后两句通过对“慈帷惨淡秋灯影”和“破屋凄凉夜雨声”的描写,进一步加深了孤独贫穷的氛围。最后,作者认为这样的生活虽苦,却能远离世俗的忧虑和惊恐,体现了对简朴生活的肯定和对世俗繁华的淡漠。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