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中

衰柳秋风古邺城,萧条识得故宫名。 云疑大汉将军墓,鸟哭当年王霸情。 多少英雄经过此,消沉铁笛两三声。 昔时人事今时鉴,西望长安孤月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邺中:指古邺城,位于今河北省临漳县,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都城。
  • 古邺城:古代城市名,即邺城。
  • 故宫名:指古邺城的宫殿遗址。
  • 大汉将军墓:指汉代将军的墓地。
  • 王霸情:指古代英雄豪杰的情感。
  • 消沉:意指消逝、沉寂。
  • 铁笛:古代乐器,此处象征英雄事迹的回响。
  • 昔时人事:指过去的历史事件和人物。
  • 今时鉴:现代的借鉴或反思。
  • 西望长安: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首都,此处指向西望去,思念或回忆长安。
  • 孤月明:孤独的月亮明亮,象征孤独或寂寞。

翻译

古邺城在秋风中显得更加衰败,柳树凋零,这里曾是著名的故宫遗址。云彩仿佛覆盖着大汉将军的墓地,鸟儿的哀鸣似乎在哭泣当年英雄豪杰的情感。无数英雄曾在这里留下足迹,但他们的辉煌已随铁笛声消逝。过去的历史成为今天的借鉴,我向西望去,长安的方向,只有孤独的月亮明亮地挂在天空。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古邺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英雄事迹的怀念。诗中,“衰柳秋风”和“萧条”描绘了古邺城的荒凉景象,而“大汉将军墓”和“王霸情”则唤起了对古代英雄的记忆。后两句诗则通过“消沉铁笛”和“孤月明”的意象,抒发了对英雄事迹消逝和历史沧桑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英雄的无限敬仰。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 41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