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氍毹(qú yú):一种毛织的地毯。
- 自缘:自然是因为。
- 端要:正需要。
- 策勋:记录功勋,这里指猫的功劳。
- 聘:这里指邀请或获取猫的方式。
- 箬(ruò):一种竹叶,这里指用竹叶包裹盐作为礼物。
翻译
我很珍重地向你请求一只小猫,女孩儿已经为你准备好了柔软的毛毯。 自然是因为夜晚我渴望有一个高枕无忧的睡眠,正需要一只猫来守护我的山间书斋,保护那些珍贵的书籍。 我将以竹叶包裹盐作为礼物来邀请它,不要说它没有功勋,即使它的食物中没有鱼。 春日的花阴下,满地的阳光是玩耍的好地方,正是蚕儿安眠的二月时光。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一只小猫的渴望和珍视,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珍重从君乞小狸”一句,即表明了作者对小猫的重视和期待。通过“女郎先已办氍毹”和“端要山斋护旧书”等句,展现了作者对小猫的细心照料和对书斋安宁的渴望。最后两句描绘了春日的宁静和美好,以及小猫在其中的角色,增添了诗意和生活的情趣。整首诗语言温婉,意境和谐,表达了作者对简单生活的热爱和对小动物的深情。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