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浮云奄忽:浮云迅速移动。奄忽(yǎn hū):迅速。
- 北首:向北。
- 灞上将军:指汉代名将李广,曾在灞上驻军。
- 回中:古地名,在今陕西省陇县西南。
- 祥麟: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
- 郊薮:郊外的草泽地。
- 塞雁:指边塞的雁,常用来象征书信。
- 帛书:写在丝帛上的书信。
- 泽国:多水的地方,这里指江南。
- 鲈鱼:一种美味的鱼,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翻译
浮云迅速地相互超越,向北望去,长安已在万里之外。 灞上的将军真的只是游戏吗?回中的消息最近如何? 谁见过祥瑞的麒麟在郊外的草泽中游荡,只听闻边塞的雁儿带来了书信。 江南的西风正急,有人向东望去,思念着家乡的鲈鱼。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秋日的景象,表达了对远方长安的思念和对时局的关切。诗中“浮云奄忽互相逾”形象地描绘了天空中云朵的迅速变化,暗喻世事无常。后句“北首长安万里余”则直接表达了对长安的向往。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灞上将军”、“祥麟”、“塞雁”等典故和象征,增添了诗意和深度。结尾的“泽国西风秋正急,有人东望忆鲈鱼”则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