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簟 (diàn):竹席。
- 端溪:指端砚,一种名贵的砚台,产自广东端溪。
- 顾渚:指顾渚山,位于浙江省,以产茶闻名。
- 羲皇:指伏羲,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文化英雄,被尊为人类的始祖。
翻译
绿荫深浓,夏日堂屋清凉如水,翠绿的竹席在微风中含着午后的梦意悠长。 年老之后,我自然在闲适中有所领悟,困倦时每每与客人相谈忘却时光。 在松木窗下试笔,端砚滑润,石鼎中烹煮的云雾茶带着顾渚山的香气。 四周一片静谧,连一只鸟的叫声都没有,我的心境也因此变得极其宁静,这样的生活让我真切地感到不愧对羲皇的尊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午后的宁静生活,通过“绿阴如水”、“翠簟含风”等意象,传达出清凉与闲适的氛围。诗中“老去自于闲有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晚年生活的满足与领悟。结尾的“一鸟不鸣心境寂”则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文徵明对闲适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