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新秋:初秋。
- 江城:江边的城市。
- 净堪怜:非常值得怜爱。
- 翠柳鸣蜩:翠绿的柳树上蝉鸣。
- 锁断烟:形容烟雾缭绕,似乎锁住了景色。
- 南国:指南方。
- 新凉:初秋的凉意。
- 《白苎》:一种南方民歌。
- 西湖:指杭州的西湖。
- 夜雨落红莲:夜晚的雨打在红色的莲花上。
- 美人:指美丽的女子。
- 空愁暮:白白地为日暮而愁。
- 华发凋零:头发花白而凋落。
- 不待年:不等岁月流逝。
- 莫去倚阑:不要去靠在栏杆上。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夕阳多在小楼前:夕阳常常出现在小楼的前面。
翻译
江边的城市秋色非常值得怜爱,翠绿的柳树上蝉鸣,烟雾缭绕似乎锁住了景色。 南方初秋的凉意中,人们唱着《白苎》歌,夜晚的雨打在西湖的红色莲花上。 美丽的女子白白地为日暮而愁,头发花白而凋落,不等岁月流逝。 不要去靠在栏杆上惆怅地望着,夕阳常常出现在小楼的前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新秋时节江城的景色与氛围,通过“翠柳鸣蜩”、“夜雨落红莲”等意象,生动地传达了初秋的清新与凉意。诗中“美人空愁暮,华发凋零不待年”表达了时光易逝、美人迟暮的哀愁,而“莫去倚阑添怅望,夕阳多在小楼前”则以夕阳为背景,增添了诗意的惆怅与美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文徵明
文徵明,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因官至翰林待诏,私谥贞献先生,故称“文待诏”、“文贞献”。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因仰慕他的贤德而聘请他,文征明托病不前往。正德末年因为岁贡生荐试吏部,授翰林待诏。他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任官不久便辞官归乡。留有《甫田集》。
文征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其与沈周共创“吴派”。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 837篇诗文
文徵明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新秋 》 —— [ 清 ] 朱青长
- 《 初秋梦故山觉而有作四首 》 —— [ 宋 ] 陆游
- 《 乙丑秋七月奉命册封琉球旋擢右赞善纪恩 》 —— [ 清 ] 赵新
- 《 新秋 》 —— [ 清 ] 耿应庚
- 《 初秋夜梦入罗浮,得诗一律,醒后仅忆登高望远之句,援笔续成 》 —— [ 明 ] 成鹫
- 《 九江早秋 》 —— [ 唐 ] 罗隐
- 《 初秋邓伯乔招同诸子集梁明府西园 》 —— [ 明 ] 李孙宸
- 《 大中祥符七年七月锦州奏天庆观修圣祖殿毕五色云三朵各方丈馀见于殿上 》 —— [ 宋 ] 夏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