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鸭濯清

恍然无语坐池头,监止才知胜监流。 最是濯缨犹未足,真成一饮当封侯。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宝鸭:指香炉,因形似鸭而得名。
  • 濯清:洗涤清澈。
  • 恍然:忽然,突然。
  • 监止:指静止的水。
  • 监流:指流动的水。
  • 濯缨:洗涤帽带,比喻洗去尘世的污垢。
  • 封侯:古代对有功之人的封赏,比喻极大的荣誉或奖赏。

翻译

忽然无言地坐在池边,静止的水面比流动的更加清澈。 最是洗涤帽带仍觉得不够,真希望一饮之后能得到封侯的荣耀。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静止与流动的水,表达了作者对于内心清净的向往。诗中的“宝鸭濯清”象征着一种高洁的生活态度,而“濯缨犹未足”则透露出作者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最后一句“真成一饮当封侯”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满足的渴望,即使是在物质上得到极大的奖赏,也不如内心的满足来得重要。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于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向往。

方献夫

明广东南海人,初名献科,字叔贤,号西樵。弘治十八年进士。正德中授礼部主事,调吏部员外郎,旋从王守仁问学,谢病归西樵山中,读书十年。嘉靖初还朝,以议大礼称帝意,骤进少詹事。累官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辅政。持论和平,而舆论视为奸邪,连被劾。又见帝恩威不测,三疏引疾归。有《周易传义约说》、《西樵遗稿》。 ► 21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