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步天津

山光翠叠老龙鳞,故国遗墟草自新。 世事尽随伊阙水,行人独踏汉宫尘。 北邙高冢元无主,金谷残花不系春。 却恐杜鹃今再至,天津桥上客伤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天津:指天津桥,位于洛阳,是古代著名的桥梁。
  • 山光翠叠老龙鳞:形容山色苍翠,层层叠叠如龙鳞。
  • 故国遗墟:指旧时的国家遗址。
  • 伊阙水:指伊水,流经洛阳的一条河流。
  • 汉宫尘:指汉代宫殿的尘埃,这里象征着历史的遗迹。
  • 北邙:指北邙山,洛阳附近的一座山,古代多有贵族墓葬。
  • 高冢:高大的坟墓。
  • 元无主:原本没有主人,指墓主已逝,无人祭扫。
  • 金谷:指金谷园,古代洛阳的一处名园。
  • 残花:凋谢的花朵。
  • 不系春:不再系住春天的气息,即春天已逝。
  • 杜鹃:鸟名,传说中能啼血的鸟,常用来象征哀愁。
  • 再至:再次到来。
  • 天津桥上客伤神:在天津桥上的行人感到悲伤。

翻译

山色苍翠,层层叠叠如龙鳞,旧时的国家遗址上,野草自顾自地生长。世间的变迁如同伊水般流逝,行人独自踏过汉代宫殿的尘埃。北邙山上的高大坟墓,原本没有主人,金谷园中的残花,不再系住春天的气息。我担心杜鹃鸟再次到来,那时在天津桥上的行人将会感到无比的悲伤。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洛阳古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哀愁。诗中“山光翠叠老龙鳞”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色的苍翠,而“故国遗墟草自新”则暗示了历史的沧桑。后句通过对伊水、汉宫尘、北邙高冢、金谷残花的描写,进一步抒发了对往昔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衰落的哀叹。结尾以杜鹃再至、天津桥上客伤神的想象,加深了全诗的悲怆氛围。

王云凤

明山西和顺人,字应韶,号虎谷。成化二十年进士。授礼部主事。劾太监李广,下狱,降知州。后升陕西提学佥事,历副使、按察使,召为国子祭酒,以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与王琼、乔宇同科中进士,号称河东三凤。 ► 1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