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前一日李本宁招集宝石山得来字

· 王野
乱叶翻飞托草莱,众宾分坐几亭台。 天低烟树千重没,云破江山一半来。 皂帽受风先欲落,黄花候日未全开。 岁时争在人前好,多把茱萸看一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阳: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九月初九日。
  • 李本宁:人名,诗人的朋友。
  • 宝石山:地名,可能是诗人所在地的山名。
  • 乱叶翻飞:形容秋天树叶飘落的景象。
  • 草莱:杂草丛生的地方。
  • 分坐:分别坐在不同的地方。
  • 天低烟树:形容天空低垂,烟雾缭绕的树木。
  • 千重:形容树木繁多,层层叠叠。
  • 云破:云层散开。
  • 江山:指美丽的自然景色。
  • 一半来:形容景色时隐时现,只露出一部分。
  • 皂帽:黑色的帽子。
  • 受风:被风吹动。
  • 黄花:指菊花,重阳节时常用来观赏。
  • 候日:等待太阳。
  • 未全开:还没有完全开放。
  • 岁时:指时间,季节。
  • 争在人前:争先恐后。
  • 茱萸:一种植物,重阳节有佩戴茱萸的习俗。

翻译

秋叶纷飞,落在杂草丛中,宾客们分别坐在几个亭台之上。 天空低垂,烟雾缭绕的树木层层叠叠,几乎遮住了所有的景色。 云层散开,美丽的自然景色只露出了一半。 黑色的帽子被风吹得似乎要掉落,菊花等待着太阳,还未完全开放。 人们争先恐后地享受这美好的时光,多次观赏茱萸,以迎接重阳节的到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前夕,诗人与朋友们在宝石山上的聚会场景。诗中通过“乱叶翻飞”、“天低烟树”等意象,生动地表现了秋天的景色和氛围。后两句则通过“皂帽受风”、“黄花候日”等细节,展现了诗人和朋友们期待重阳节的心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传统节日的热切期待。

王野

明浙江山阴人,字贞翁。家贫,肆力经史,筑室卧龙山南,教授自给。晚岁喜读《易》,习养生,徜徉山水间,自号蜕岩道人。为诗冲淡自得,书法直逼赵孟頫。有《周易衍义》、《蜕岩诗集》、《弦诵新声》,辑有《绍兴名胜题咏》、《五灯集要》、《湖山纪游》等。 ► 2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