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筠(yún)管:竹管。
- 奚囊:诗囊。
- 萧艾:艾蒿,臭草。常用来比喻品质不好的人。
- 吻:这里指鸣声。
- 嬴得:即赢得。
翻译
这几个夜晚风雨让溪山变得昏暗,相对时因离愁别绪而黯然销魂话别艰难。竹管葫芦令人惊叹如汗青竹简般,诗囊里的萧艾也近乎变得如兰花。斑鸠追逐雌鸟的声音为何那样急切,杜鹃留住春天的鸣声似乎要干涸了。获得了樵夫和农夫歌唱击壤之歌,又在何处能听到那《阳关曲》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送别展开,描绘了风雨中的送别场景,氛围凄迷黯淡。诗中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如筠管葫芦、奚囊萧艾、鸣鸠、杜宇等,来烘托离别的哀伤和不舍。“鸣鸠逐妇声何急,杜宇留春吻欲乾”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自然界中生物的急切与无奈,也呼应了送别的心绪。最后以嬴得樵农歌击壤作对比,更凸显出送行时的落寞。而“更于何处听阳关”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难以再见的惆怅与感慨,整体意境深沉,情感真挚。
王希文
王希文,原名世宁,字景纯,号石屏。东莞人。少时倜傥负奇气。弱冠上方伯吴策《苏民十二事》,条画精详,语皆经济,由是知名。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解元。八年(一五二九)进士。授刑科给事中。时宦官徵税,所至多暴敛不法,而粤市舶珠池尤甚,希文疏奏皆罢之。又奏减芜湖、南赣、梅关等地商税。弹劾不避权贵,因忤辅臣夏言,改调南京。居位三载,抗疏归。家居三十年而卒。有《石屏遗集》。明崇祯《东莞县志》卷五、清康熙《东莞县志》卷一二、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王希文诗,向无刻本,仅存钞本流传族内。今以张淦祥、杨宝霖主编《莞水丛书》第二种影印民国初其后人王润家钞本《石屏遗集》卷上(卷下为文)为底本整理,并所辑佚诗,合为一卷。
► 7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