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坐呈正学方先生

· 王绅
银灯灿馀辉,夜气清于水。 顾此知心人,幸遂盍簪喜。 酬酢启黄封,论议析玄理。 俗眼为之开,尘心顿如洗。 孔明人中英,州平独知己。 黄宪千顷陂,世以亚圣拟。 德重众所推,才高莫能比。 怀贤古即今,酒酣热生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银灯:银制的灯。
  • 馀辉:剩余的光辉。
  • 盍簪:指朋友相聚。
  • 酬酢:宾主互相敬酒。
  • 黄封:指黄酒。
  • 玄理:深奥的道理。
  • 孔明: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字孔明。
  • 州平:指诸葛亮的好友崔州平。
  • 黄宪:指黄石公,传说中的道家高人。
  • 千顷陂:形容水域广阔。
  • 亚圣:仅次于圣人的人。
  • 酒酣:饮酒到高兴时。

翻译

银制的灯还散发着余辉,夜晚的空气清新如水。 有幸与知心的朋友相聚,享受着相聚的喜悦。 我们互相敬酒,开启黄酒,讨论深奥的道理。 这让我俗世的眼界为之开阔,尘世的烦恼顿时如洗。 孔明是人中的英才,而州平是他唯一的知己。 黄宪有如千顷的湖泊,世人将他比作仅次于圣人的人。 他的德行被众人推崇,才华无人能比。 怀念这些古代的贤人,酒到高兴时,耳朵都热了起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夜晚与知心朋友相聚的场景,通过银灯、夜气等意象营造出清新宁静的氛围。诗中通过对孔明、州平、黄宪等历史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德才兼备之人的崇敬。酒酣耳热之际,情感更加真挚热烈,展现了与朋友相聚时的愉悦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王绅

明浙江义乌人,字仲缙。王祎子。祎招谕云南被杀时,绅年十三。受业于宋濂弟子,颇受器重。题其书斋名“继志”。洪武二十四年应蜀王聘,为成都府文学。往云南求父遗骸,不得,因作《滇南恸哭记》。建文时为国子博士,预修《太祖实录》。 ► 23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