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竹题赠举人柯启晖归南京卒业

· 王绂
腊尽都城奈别离,岁寒人赠岁寒枝。 恩承雨露应非偶,影拂云霄自有时。 耐久情怀交后见,出尘标格静中宜。 珊然鸣佩天风响,它日相期在凤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腊尽:腊月结束,指年底。
  • 都城:首都,这里指北京。
  • 岁寒:指寒冬,也比喻困境或艰难时期。
  • 岁寒枝:指寒冬中的竹子,象征坚韧不拔。
  • 恩承雨露:比喻受到恩惠或滋养。
  • 非偶:非偶然,指必然。
  • 影拂云霄:形容竹子高耸入云。
  • 自有时:自然会有时机。
  • 耐久情怀:持久不变的情感。
  • 出尘标格:超脱尘世的品格。
  • 静中宜:在宁静中显得适宜。
  • 珊然:形容声音清脆悦耳。
  • 鸣佩:佩玉发出的声响。
  • 天风响:形容声音高远,如同天风。
  • 相期:期待相见。
  • 凤池:指朝廷,也比喻高位。

翻译

年底的北京,我为别离感到无奈, 在这寒冷的季节,我赠你一枝寒冬中的竹。 你受到的恩惠如同雨露,这绝非偶然, 竹影拂过云霄,自然会有高飞的时刻。 持久的情感在交往后显现, 超脱尘世的品格在宁静中显得适宜。 佩玉声清脆悦耳,如同天风响彻, 它日我们期待在朝廷相见。

赏析

这首作品以竹为赠,寓意深远。诗人通过寒冬中的竹子,表达了对友人坚韧不拔品格的赞赏和对未来相见的期待。诗中“岁寒枝”、“影拂云霄”等意象生动,展现了竹子的高洁与坚韧。末句“它日相期在凤池”更是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仕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王绂

王绂

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孟端,号友石生,以隐居九龙山,又号九龙山人。自少志气高发,北游逾雁门。永乐中以荐入翰林为中书舍人。善书法,自谓书必如古人,庶可名业传后。尤工画山水竹石,妙绝一时。性高介绝俗,豪贵往见,每闭门不纳。有《王舍人诗集》。 ► 6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