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八首

金缕毿毿碧瓦沟,六宫眉黛惹春愁。晚来更带龙池雨,半拂阑干半入楼。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金缕:指杨柳的枝条,这里形容柳枝像金色丝线般细软。
  • 毿毿(sān sān):形容毛发、枝条等细长纷披的样子。
  • 六宫:古代皇后的寝宫,后常代指后妃所居之处、泛指皇宫。
  • 眉黛:古代女子用黛画眉,因而用来代指女子的眉毛,这里以眉黛借指宫女。
  • 龙池:在唐长安城兴庆宫内,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经常游乐之所 。
  • 阑干:即栏杆。

翻译

金黄色细长的柳丝,随风摇曳在碧瓦的檐沟边。宫中众多宫女的秀丽眉眼间,都染上了淡淡的春愁。傍晚时分,柳丝更沾染了龙池飘来的细雨,一半轻拂着栏杆,一半悄悄探入了高楼。

赏析

这首诗开篇描绘了杨柳的形态,“金缕毿毿”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杨柳枝条的细长柔软,它们在碧瓦沟边随风舞动,勾勒出一幅美妙的画面。接着,诗人由景及人,以“六宫眉黛惹春愁”将宫女的愁绪与春景相融合,暗示出宫中女子在春日里面对美景却心怀孤苦寂寞的情感。“晚来更带龙池雨”一句则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与朦胧美,让杨柳在雨幕笼罩下更具韵致。最后的“半拂阑干半入楼”,进一步营造出一种空灵、悠远的意境。整诗借杨柳这一意象,表面写景,实则借景抒情,含蓄巧妙地传达出宫女们身处深宫的哀怨与无奈之情,语言清新雅致,意境幽远。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