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

· 温会
桑台烟树中,台榭造云空。 眺听逢秋兴,篇辞变国风。 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 始愧才情薄,跻攀继韵穷。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桑台:古代祭祀的地方,这里指武担寺的高台。
  • 烟树:被烟雾笼罩的树木。
  • 台榭:高台上的建筑。
  • 造云空:形容台榭高耸,仿佛触及云端。
  • 眺听:远望和倾听。
  • 逢秋兴:遇到秋天的景色而激发诗兴。
  • 篇辞:诗篇的言辞。
  • 变国风:改变了国风的风格,指诗的风格有所变化。
  • 高鸟起:高飞的鸟儿起飞。
  • 远人同:与远方的人心意相通。
  • 才情薄:才华和情感不足。
  • 跻攀:攀登,这里指努力创作。
  • 继韵穷:继续创作,但感到韵律上的困难。

翻译

站在武担寺的高台上,四周是被烟雾笼罩的树木,台上的建筑高耸入云。 远望和倾听,秋天的景色激发了我的诗兴,我的诗篇言辞开始改变国风的风格。 坐着时,看到高飞的鸟儿起飞,笑着指着远方,感觉与远方的人心意相通。 开始感到自己的才华和情感不足,努力创作,但感到韵律上的困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武担寺高台上的所见所感。通过“桑台烟树”和“台榭造云空”的描绘,展现了高台的壮观景象。诗中“眺听逢秋兴,篇辞变国风”表达了诗人因秋景而激发创作灵感,诗风随之变化。后两句“坐愁高鸟起,笑指远人同”则抒发了诗人对远方人的思念与共鸣。最后,诗人自谦才情不足,但仍努力创作,体现了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

温会

生卒年不详。字贯未详。穆宗长庆元年(821)二月随段文昌出镇西川,以检校省郎兼殿中侍御史为安抚判官。公余从段文昌游宴唱和,撰有《和段相公登武担寺西台》等诗。事迹散见《白居易集》卷四八《李虞仲、崔戎、姚向、温会等并西川判官皆赐绯各检校省官兼御史制》及《唐诗纪事》卷五〇。《全唐诗》存温会诗2首。 ► 2篇诗文

温会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