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山

眼青禅帔赤,气岸出尘埃。 霞外终须去,人间作么来。 崖香泉吐乳,坞燥烧□雷。 他日终相觅,山门何处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眼青:指眼睛明亮有神。
  • 禅帔:僧人穿的袈裟。
  • 气岸:气概,气度。
  • 尘埃:比喻世俗的纷扰。
  • 霞外:指仙境或超脱尘世的地方。
  • 作么:做什么。
  • 崖香:山崖上的香气。
  • 泉吐乳:形容泉水如乳汁般涌出。
  • 坞燥:山坞干燥。
  • 烧□雷:形容山坞中的声音如雷鸣般响亮,□处可能指某种自然现象或声音。
  • 山门:寺庙的大门。

翻译

你眼睛明亮,穿着红色的袈裟,气度非凡,超脱尘世。 你终将前往那霞光之外的仙境,来到人间又是为了什么呢? 山崖上香气四溢,泉水如乳汁般涌出,山坞干燥,声音如雷鸣般响亮。 将来有一天,我终将寻找你,但那山门又将在何处敞开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僧人形象,通过对其眼神、服饰和气度的描写,展现了其高洁的品质和远离尘嚣的决心。诗中“霞外终须去”一句,表达了僧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人间的超然态度。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僧人所处环境的幽静与神秘。结尾的“他日终相觅,山门何处开”则流露出诗人对僧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增添了一丝寻觅与期待的意味。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