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十二部:指佛经的十二类,即长行、重颂、孤起、譬喻、因缘、无问自说、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广、论议、授记。
- 慈悲:佛教术语,指对一切众生给予快乐和拔除痛苦的心。
- 瞋忿(chēn fèn):愤怒,怨恨。
- 趁:追赶。
- 猕猴:猴子的一种,这里比喻人心中的杂念和烦恼。
- 狮子吼:佛教中比喻佛或高僧说法的声音,具有震慑和教化的力量。
翻译
人的一生不过百年,佛经却有十二类之多。 慈悲之心如同野鹿,愤怒之情似家中的狗。 家狗虽追不上野鹿,但野鹿总是自由奔跑。 要想驯服心中的杂念,须得听从狮子的吼声。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慈悲与愤怒,野鹿与家狗,形象地表达了修行者应追求的境界。慈悲如野鹿,自由而高尚,而愤怒如家狗,束缚而低俗。诗中“欲伏猕猴心,须听狮子吼”寓意深刻,指出要平息内心的杂念和烦恼,必须借助佛法的力量,如同狮子吼般震撼人心,引导人们走向正道。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