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姚谏议

· 无可
鸣鞭静路尘,籍籍谏垣臣。 函疏辞专密,炉香立独亲。 箧多临水作,窗宿卧云人。 危坐开寒纸,灯前起草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鸣鞭:挥动鞭子发出声响。
  • 静路尘:使路上的尘土静止,即路上没有行人,非常安静。
  • 籍籍:形容名声很大。
  • 谏垣:指谏官的官署。
  • 函疏:书信和奏疏。
  • 辞专密:言辞专一而秘密。
  • 炉香:炉中燃烧的香料。
  • 立独亲:独自站立,显得特别亲近。
  • :小箱子。
  • 窗宿:窗边住宿。
  • 卧云人:比喻隐居的人。
  • 危坐:端坐。
  • 寒纸:指纸张,因书写时常用寒笔,故称寒纸。
  • 起草:开始写作或草拟文件。

翻译

挥动鞭子,使路上的尘土静止,四周一片寂静,只有名声显赫的谏官。书信和奏疏言辞专一而秘密,炉中香烟袅袅,独自站立,显得特别亲近。小箱子里多是临水之作,窗边住宿的是隐居的云中人。端坐在寒冷的纸张前,灯前频繁地起草文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谏官的日常生活和心境。诗中“鸣鞭静路尘”一句,既表现了环境的宁静,也暗示了谏官的清廉和孤独。通过“函疏辞专密”和“炉香立独亲”的对比,展现了谏官工作的秘密性和个人生活的孤寂。后两句则通过“箧多临水作”和“窗宿卧云人”的意象,进一步以隐居者的形象来比喻谏官的高洁和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谏官这一职业的敬仰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无可

无可,唐代诗僧,俗姓贾,范阳(今河北涿州)人,贾岛从弟。少年时出家为僧,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与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又与张籍、马戴等人友善。无可攻诗,多五言,与贾岛、周贺齐名。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 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