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幽愤

· 曹邺
繁霜作阴起,朱火乘夕发。 清昼冷无光,兰膏坐销歇。 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 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 匆匆鬼方路,不许辞双阙。 过门似他乡,举趾如遗辙。 八月黄草生,洪涛入云热。 危魂没太行,客吊空骨节。 千年瘴江水,恨声流不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朱火:红色的火焰,这里指夕阳的余晖。
  • 兰膏:古代用兰草炼制的油脂,用以点灯,有香气。
  • 天宪:指国家的法律或重要的法令。
  • 台中杰:指在官府中杰出的人物。
  • 楚大夫:指屈原,楚国的大夫,因忠而被谤,最终投江自尽。
  • 鬼方:古代指边远的地方。
  • 双阙:古代宫殿前的高建筑物,通常成对出现,这里指宫门。
  • 遗辙:遗留下来的车辙,比喻旧路。
  • 洪涛:巨大的波涛。
  • 太行:山名,位于今河北、山西交界处。
  • 瘴江:指有瘴气的江河,多指南方。

翻译

繁重的霜雾作为阴霾升起,夕阳的余晖乘着夜晚发出。 清冷的白天没有阳光,兰草炼制的油脂灯也渐渐熄灭。 只有公正地执行国家的法律,他是官府中的杰出人物。 一旦追随了楚国的大夫屈原,还有谁能为君王洗清冤屈。 匆匆忙忙地前往边远之地,不允许在宫门前辞别。 经过家门却感觉像在异乡,举步如同走在遗留的车辙上。 八月黄草生长,巨大的波涛涌入云霄,热浪滚滚。 危难的灵魂消失在太行山中,客人们吊唁着空洞的骨节。 千年来瘴气弥漫的江水,怨恨的声音流淌不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繁霜、朱火、洪涛等,营造出一种压抑和悲凉的氛围。诗中“惟公执天宪,身是台中杰”一句,赞颂了坚守正义、不畏强权的官员形象。而“一逐楚大夫,何人为君雪”则表达了对屈原式的忠臣的怀念和对正义得不到伸张的悲愤。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与人事的交织描写,传达了对忠贞不渝精神的赞美和对时代不幸的哀叹。

曹邺

曹邺

曹邺,字邺之,桂州(桂林)阳朔人,与晚唐著名诗人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曹邺才颖最佳。曹邺曾担任吏部郎中、洋州刺史、祠部郎中等职务。 ► 1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