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晚泊

· 曹松
轻帆下阔流,便泊此沙洲。 湖影撼山朵,日阳烧野愁。 白波争起倒,青屿或沈浮。 是际船中望,东南仞仞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轻帆:轻便的帆船。
  • 阔流:宽阔的水流。
  • 沙洲:河流中的沙石堆积形成的小岛。
  • 湖影:湖面的倒影。
  • 撼山朵:撼动山峦的倒影,形容湖面波光粼粼。
  • 日阳:太阳。
  • 烧野愁:形容阳光强烈,似乎烧灼着野外的景色,引发愁思。
  • 白波:白色的波浪。
  • 争起倒:争相涌起,翻滚。
  • 青屿:青色的小岛。
  • 或沈浮:有时沉没,有时浮现。
  • 是际:此时此刻。
  • 船中望:从船中向外望去。
  • 东南仞仞秋:东南方向的秋天景色,仞仞形容山峰连绵不断。

翻译

轻便的帆船顺着宽阔的水流前行,最终停泊在这片沙洲之上。湖面的倒影摇曳生姿,仿佛撼动了山峦的倒影,阳光强烈,似乎烧灼着野外的景色,引发了我心中的愁思。白色的波浪争相涌起,翻滚不息,青色的小岛在波涛中时隐时现。此时此刻,我从船中向外望去,东南方向的山峰连绵不断,秋意正浓。

赏析

这首作品以岳阳晚泊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湖光山色的壮美与变幻。诗中,“湖影撼山朵”一句巧妙地将湖面的波光与山峦的倒影相结合,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而“日阳烧野愁”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思。最后,“东南仞仞秋”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秋天的深远意境,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连绵不断的山峰之中,感受着秋天的气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曹松

曹松,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七十馀,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曹松诗作,风格似贾岛,工于铸字炼句。因他生活在社会底层,故同情劳动人民的苦难,憎恶战争。 曹松不满现实但又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科举应试,直到昭宗天复元年(公元901年)才以七十一岁高龄中进士。因同榜中王希羽、刘象、柯崇、郑希颜等皆年逾古稀,故时称“五老榜”。曹松被授任校书郎,后任秘书省正字。终因风烛残年,不久谢世。遗作有《曹梦征诗集》三卷。《全唐诗》录其诗一百四十首。 ► 14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