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权载之离合诗

校德尽圭璋,才臣时所扬。 放情寄文律,方茂经邦术。 王猷符发挥,十载契心期。 昼游有嘉话,书法无隐辞。 信兹酬和美,言与芝兰比。 昨来恣吟绎,日觉祛蒙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校德:考核德行。
  • 圭璋:古代玉器,比喻品德高尚。
  • 才臣:有才能的臣子。
  • 文律:文章的格律,也指文学创作。
  • 经邦术:治理国家的方法和策略。
  • 王猷:君王的谋略。
  • 契心期:心灵相通,志同道合。
  • 嘉话:美好的言论或故事。
  • 书法:书写艺术,这里指书写的内容。
  • 隐辞:含蓄或隐晦的言辞。
  • 酬和美:回应和赞美。
  • 芝兰:香草,比喻品德高尚的人。
  • 恣吟绎:尽情吟咏和推敲。
  • 祛蒙鄙:消除愚昧和鄙俗。

翻译

考核德行,尽是品德高尚之人,有才能的臣子时常被赞扬。 他放情于文学创作,正致力于发展治理国家的方法。 君王的谋略得到了发挥,十年来我们心灵相通。 白天游历时有着美好的言论,书写中没有隐晦的言辞。 真诚地回应和赞美,言语与品德高尚的人相比。 最近我尽情地吟咏和推敲,每天都觉得消除了愚昧和鄙俗。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才臣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以及他与君王之间的深厚情谊。诗中,“校德尽圭璋”一句,即表明了才臣的品德之高,而“才臣时所扬”则进一步强调了其在时人中的声望。后文通过“放情寄文律”和“方茂经邦术”展现了才臣在文学和政治上的双重才华。诗的最后,通过“恣吟绎”和“祛蒙鄙”表达了诗人对才臣的深深敬仰,以及通过与才臣的交往,自己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整首诗语言典雅,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文人的风采和情怀。

杨于陵

唐虢州弘农人,字达夫。杨震后裔。代宗大历六年进士,释褐为句容主簿。时韩滉节制金陵,奇其才,妻以女。累官至侍御史。滉以总财赋之任入朝,权倾中外,于陵以妇翁权方炽,不欲进取,以读书山水为乐。滉殁,乃入朝,累官中书舍人。出为浙东观察使,政声流闻。入拜户部侍郎。宪宗时为吏部侍郎,监察奸吏,调补平允,当时称之。穆宗即位,迁户部尚书。敬宗时以左仆射致仕。卒谥贞孝。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