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二十四首

自休自已自安排,常愿居山事偶谐。 僧采树衣临绝壑,狖争山果落空阶。 闲担茶器缘青障,静衲禅袍坐绿崖。 虚作新诗反招隐,出来多与此心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自休自已:自己休息,自己安排。
  • 偶谐:偶然和谐,指事情顺利。
  • 树衣:指苔藓。
  • 绝壑:深不可测的峡谷。
  • (yòu):长尾猿。
  • 茶器:茶具。
  • 青障:青色的山峦。
  • 禅袍:僧人穿的长袍。
  • 绿崖:绿色的山崖。
  • 招隐:招人归隐。
  • :违背,不一致。

翻译

自己休息,自己安排,常常希望在山中生活能够顺利。僧人在深谷中采集苔藓,长尾猿争夺山果,果子落在空旷的台阶上。闲暇时我背着茶具沿着青色的山峦行走,静静地穿着禅袍坐在绿色的山崖上。我虚构新的诗句来招人归隐,但出来后发现这些诗句与我的内心并不一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贯休在山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僧采树衣”、“狖争山果”等生动细节,展现了山中的宁静与生机。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他虽然用诗句招人归隐,但实际上自己的内心与这些诗句并不完全契合,反映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深刻认识。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