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诗二十四首

腾腾兀兀步迟迟,兆朕消磨只自知。龙猛金膏虽未作,孙登土窟且相宜。 薜萝山帔偏能{糸眉},橡栗年粮亦且支。已得真人好消息,人间天上更无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腾腾兀兀(wù wù):形容行走缓慢、悠闲的样子。
  • 兆朕(zhào zhèn):预兆,征兆。
  • 龙猛金膏:传说中的仙药。
  • 孙登:东汉末年隐士,传说中的人物。
  • 土窟:简陋的土屋。
  • 薜萝(bì luó):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隐士的服饰。
  • 山帔(pèi):山中的披风。
  • 糸眉(mì méi):细丝制成的眉毛,这里形容山帔的精细。
  • 橡栗(xiàng lì):橡树的果实,可食用。
  • 年粮:一年的粮食。
  • 真人:道教中指得道的人。

翻译

我悠闲地缓缓行走,心中的预兆和征兆只有自己知道。虽然还未炼成龙猛金膏这样的仙药,但住在孙登那样的土窟里也颇为适宜。

穿着薜萝制成的山中披风,其精细如同细丝织成的眉毛,橡栗作为一年的粮食也足够支撑生活。已经得到了真人的好消息,无论是人间还是天上,都不再有任何疑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悠闲生活和对道教仙境的向往。诗中“腾腾兀兀步迟迟”展现了诗人从容不迫的生活态度,“兆朕消磨只自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预感和内心的平静。后两句通过对隐居生活的具体描写,如“薜萝山帔”和“橡栗年粮”,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仙境的憧憬。最后一句“已得真人好消息,人间天上更无疑”则体现了诗人对道教信仰的坚定和对未来生活的乐观态度。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