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卢舍人三首

三曰:君不见释梵诸天寿亿垓,天上人间去复来。 君又不见紫金为轮一千幅,宝洲□四皆臣伏。轮王释梵作何因,祗是弘隆大乘福。 自古皇王与贤哲,顶敬心师刻金玉。报通三世释迦言,莫将梁武为题目。 君不见近代韦裴蒋与萧,文房书府师百僚。代天理物映千古,布发掩泥非一朝。 大哉释梵轮王璞,已矣何人继先觉。行行珍重寄斯言,斯言不是寻常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释梵诸天:指佛教中的诸天神祇。
  • 寿亿垓(gāi):极言寿命之长,亿垓指无数的亿,垓是古代数词,表示极大的数目。
  • 紫金为轮:紫金是一种贵重的金属,这里比喻权力的象征。
  • 一千幅:形容轮子极大,幅指轮辐。
  • 宝洲: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
  • 臣伏:臣服,表示顺从。
  • 轮王释梵:指佛教中的转轮王和梵天,转轮王是佛教中理想的君王,梵天是印度教和佛教中的最高神之一。
  • 弘隆大乘福:弘扬大乘佛教的福祉。
  • 顶敬心师:顶礼膜拜,表示极高的尊敬。
  • 刻金玉:比喻极其珍贵和重要。
  • 报通三世:指佛教中的三世因果,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因果报应。
  • 释迦言:指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教诲。
  • 梁武:指南朝梁武帝,他曾大力推广佛教。
  • 韦裴蒋与萧:指唐代的几位著名文人,韦应物、裴度、蒋防、萧颖士。
  • 文房书府:指文学和学术的中心。
  • 代天理物:代表天意治理万物。
  • 布发掩泥:比喻修行艰苦,布发指剃发,掩泥指在泥泞中修行。
  • 释梵轮王璞:指佛教中的转轮王和梵天,璞指未经雕琢的玉石,比喻其本真。
  • 继先觉:继承先知的智慧。

翻译

第三首:你难道没看见,佛教中的诸天神祇寿命长达亿万年,他们在天上和人间来回穿梭。你又难道没看见,紫金制成的巨大轮子有一千条轮辐,它的光辉照耀着四面八方的宝洲,使得所有生灵都臣服。转轮王和梵天之所以能如此,只是因为他们弘扬了大乘佛教的福祉。自古以来,无论是皇王还是贤哲,都顶礼膜拜,将佛教视为刻在金玉上的至宝。佛教的三世因果报应是释迦牟尼的教诲,不要只把梁武帝作为佛教的代言人。你难道没看见,近代的文人如韦应物、裴度、蒋防、萧颖士,他们在文学和学术的中心,作为百官的楷模,代表天意治理万物,他们的光辉照耀千古,他们的修行艰苦不是一朝一夕。伟大的转轮王和梵天,他们的本真是如此珍贵,但又有谁能继承他们的智慧呢?我在这里寄语你,这些话不是寻常的曲调,而是珍贵的忠告。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教中诸天神祇和转轮王的赞美,强调了大乘佛教的伟大和深远影响。诗人通过对比天上人间的神祇和人间贤哲的敬佛行为,表达了对佛教教义的尊崇和对修行者的敬仰。同时,诗人也提醒人们,不要仅仅将佛教与某位历史人物联系起来,而应该理解佛教的普遍价值和深远意义。诗中还提到了近代的文人,他们作为文学和学术的楷模,代表了天意治理万物,体现了诗人对文化和道德的重视。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表达了对佛教和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崇高敬意。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