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卢使君

夔龙在庙堂,虽然有佥议。 苍生得父母,自是天之意。 鄱阳气候正,文物皆鲜媚。 金镜有馀光,春风少闲地。 膺门倚寒碧,到者宁容易。 宾从皆凤毛,爪牙悉猿臂。 楼台千万户,锦绣龙歌沸。 大惠虫鸟全,至严龙虎畏。 可怜召伯树,婆娑不胜翠。 诗搜日月华,道咽神仙味。 嘉树白雀来,祥烟甘露坠。 中川一带香,□开幽邃地。 逸少情有馀,东山境不啻。 恭闻圣天子,廊庙犹虚位。 应知黎庶心,只恐徵书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夔龙(kuí lóng):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这里比喻贤臣。
  • 佥议(qiān yì):众人的意见。
  • 膺门(yīng mén):指高官的门第。
  • 凤毛(fèng máo):比喻才华出众的人。
  • 猿臂(yuán bì):形容人的手臂长而有力。
  • 锦绣(jǐn xiù):比喻美好的事物。
  • 龙歌(lóng gē):比喻高雅的音乐或诗歌。
  • 婆娑(pó suō):形容树木枝叶茂盛的样子。
  • 逸少(yì shǎo):指王羲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
  • 东山(dōng shān):指隐居之地,这里比喻隐居的生活。
  • 廊庙(láng miào):指朝廷。
  • 徵书(zhēng shū):征召的文书。

翻译

夔龙般的贤臣在庙堂之上,虽然有众人的意见。 百姓得到了如父母般的关怀,这自然是天意所赐。 鄱阳的气候正宜人,文化和艺术都显得鲜活美丽。 金镜般的智慧还有余光,春风似乎无处不在。 高官的门第依靠着寒碧,到访者岂能轻易。 宾客都是才华横溢之人,手下都是臂力过人的勇士。 楼台林立,万户千家,锦绣般的音乐和诗歌沸腾。 伟大的恩惠连虫鸟都得到保全,严格的法令使龙虎都感到畏惧。 可怜的召伯树,枝叶茂盛得令人难以承受。 诗歌搜寻着日月的精华,道法品味着神仙的滋味。 嘉树引来白雀,祥烟甘露随之而降。 中川一带香气四溢,开启了幽深之地。 王羲之的情怀有余,东山的境遇不止于此。 恭敬地听说圣明的天子,朝廷中仍有空位。 应当知道百姓的心声,只怕征召的文书很快就会到来。

赏析

这首诗赞美了卢使君的贤德和治理下的繁荣景象。诗中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庙堂之上的贤臣、百姓的幸福生活、文化的繁荣以及自然的和谐。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人物的赞美,表达了对卢使君的敬仰和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隐含了对朝廷空位的关注和对未来可能的政治变动的忧虑。整体上,诗歌语言华丽,意境深远,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文人的政治理想和审美追求。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