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沈侍郎

从知无远近,木落去闽城。 地入无诸俗,冠峨甲乙精。 山多高兴乱,江直好风生。 俭府清无事,唯应荐祢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贯休:唐代诗僧。
  • 无诸:越王勾践的后裔。
  • 祢衡(mí héng):东汉末年名士。

翻译

因为知道不分距离远近,树叶飘落时你去了闽城。那个地方有着不同于无诸风俗的特点,人们的帽子高耸甲乙般精致。山中常常有许多让人高兴的纷乱之景,江水笔直好似容易生出风来。简朴的官府清正没有什么事,只应该举荐像祢衡那样的人才。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贯休送沈侍郎之作。首句表达了距离不是问题,点明友人的去向。接着描述了闽城的独特风俗和人文风貌。“山多高兴乱”富有意趣,展现了山中的生动景象。“江直好风生”形象地描绘出江水的状态。最后提到俭府无事,应荐贤才,或许暗示沈侍郎到任后可为朝廷举荐人才。整体意境清幽,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切与期望。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