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吏部刘相公除东川
帝念梓州民,年年战仗频。
山川无草木,烽火没烟尘。
政乱皆因乱,安人必藉仁。
皇天开白日,殷鼎辍诚臣。
一日离君侧,千官送渭滨。
酒倾红琥珀,马控白骐驎。
渥泽番番降,壶浆处处陈。
旌幢山色湿,邛僰鸟啼新。
帟幕还名俭,良医始姓秦。
军雄城似岳,地变物含春。
白必侵双鬓,清应诫四邻。
吾皇重命相,更合是何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帝念:皇帝的思念。
- 梓州:地名,今四川省三台县。
- 战仗频:频繁的战争。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代指战争。
- 殷鼎:古代的鼎,象征权力。
- 辍:停止,中止。
- 渭滨:渭水之滨,指长安附近。
- 渥泽:深厚的恩泽。
- 番番:一次又一次。
- 壶浆:装在壶里的酒,指百姓欢迎军队的酒食。
- 旌幢: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 邛僰:古代西南的两个少数民族。
- 帟幕:小帐幕,这里指简朴的居所。
- 良医始姓秦:指秦姓的医生开始出名。
- 吾皇:对皇帝的尊称。
翻译
皇帝思念着梓州的百姓,那里年年战事频繁。山川荒芜,草木不生,烽火连天,却不见烟尘。政治混乱皆因战乱,要安定人心必须依靠仁政。皇天开启光明,殷鼎停止了忠诚的臣子。一日离开君王的身边,千官送到渭水之滨。酒如红琥珀般倾倒,马如白麒麟般驾驭。深厚的恩泽一次次降临,壶中的酒处处陈设。旌旗在山色中湿润,邛僰的鸟儿啼鸣新声。帐幕简朴,名医开始姓秦。军队雄壮如山岳,地势变化中蕴含春意。白发必将侵染双鬓,清廉应当告诫四邻。吾皇重用命相,更合适的是何人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战乱频繁的梓州景象,以及皇帝对民生的关怀和对仁政的渴望。诗中通过对比荒芜的山川与无烟尘的烽火,突出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后文则展现了皇帝对民生的重视,以及对贤能之士的期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和平与仁政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