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三百三首

· 寒山
一瓶铸金成,一瓶埏泥出。 二瓶任君看,那个瓶牢实。 欲知瓶有二,须知业非一。 将此验生因,修行在今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山:唐代著名僧人,以诗闻名,其作品富有禅意。
  • 一瓶铸金成:指一尊金制的瓶子,通过冶炼金属制成。
  • 一瓶埏泥出:指另一尊用泥土烧制的瓶子,通过陶艺制作而成。
  • 那个瓶牢实:哪个瓶子更坚固耐用。
  • 业非一:此处指人生中的业力或行为并非单一,有善恶之分。
  • 生因:生命的根源或因果。

翻译

两瓶摆在眼前,一个是由黄金铸就,另一个是泥土烧制而成。你可以任意观看,但想知道哪个瓶子更坚实可靠,就必须明白人生中的行为并非单一,好坏皆有。用这个道理来检验人生的本质,今天就是我们修行的关键时刻。

赏析

这首诗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金瓶和土瓶,隐喻人生的两种状态:物质的金贵与精神的纯粹。寒山通过对比,引导读者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外在的财富,而在于内心的修行和选择。他提醒人们,判断一个人是否真实牢固,不能仅凭表面,而应深入观察其行为和道德品质。同时,诗人强调了即时行动的重要性,即修行应在当下进行,而不应拖延。这是一首富有哲理的禅诗,教导人们以智慧审视生活,追求心灵的富足。

寒山

寒山

寒山,字、号均不详,唐代首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被迫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这位富有神话色彩的唐代诗人,曾经一度被世人冷落,然而随着二十世纪的到来,其诗却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接受并广泛流传。正如其诗所写:“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 3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