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缙云段使君

清畏人知人尽知,缙云三载得宣尼。 活民刀尺虽无象,出世文章岂有师。 术气芝香粘瓮榼,云痕翠点满旌旗。 今朝暂到金台上,颇觉心如太古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清畏人知:源自“伯夷之风,清亮畏人知者也。” 形容为官清廉谨慎,不张扬邀名。
  • 宣尼:这里借指贤德的官员,宣尼是对孔子的尊称,此处将段使君比作孔子般贤能。
  • 活民刀尺:“刀尺”本指裁剪衣物的工具,这里引申为治理百姓的方法、手段,活民刀尺即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治理举措。
  • 无象:没有固定的表现形式,意思是无形之中产生效果。
  • 出世:超脱世俗。
  • 术气芝香术(zhú) 是一种草名。术气芝香用来形容有神奇灵异的气息和如灵芝般的香气。
  • 瓮榼(wèng kē):盛酒的器具。
  • 云痕翠点:天空中云朵留下的痕迹如同翠绿的斑点。
  • 金台:即黄金台,燕昭王为招贤而筑,这里指代段使君所在之处 。
  • 太古时:远古时代,形容心境淳朴、宁静。

翻译

您为官清廉,行事低调,品德为人敬仰,这一点人人都知道。您在缙云任职三年,就如同孔子在世般贤能治理地方。您让百姓安居乐业的治理方法虽然看不见具体模样,但却效果显著。您超脱世俗的文章也难以找到师从何人。周围好像弥漫着艾草和灵芝般的香气,粘在那盛酒的器具上;天空中云朵留下翠绿的痕迹,满满地点缀在旌旗间。今天我暂且来到这如同黄金台般的宝地,心中顿觉犹如回到了淳朴宁静的远古时代。

赏析

这首诗是贯休对缙云段使君的赞誉之作。开篇用 “清畏人知” 突出段使君低调清正的为官风范,并将其比作孔子,高度评价他在缙云三年的政绩。颔联通过 “活民刀尺无象” 从侧面说明段使君治理有方却不刻意彰显,“出世文章岂有师” 则赞叹其才华超凡脱俗,别具一格 。颈联 “术气芝香粘瓮榼,云痕翠点满旌旗”,运用奇妙的想象和独特的笔触,描绘出一幅奇妙而华美的画面,营造出神秘而祥瑞的氛围,暗示段使君治下的地方充满生机与祥瑞。尾联诗人以来到金台后心境澄澈如回到太古时期,进一步烘托出段使君治所的清正祥和,表达了诗人对段使君的无比赞赏和敬仰之情。整首诗从品德、政绩、才华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地展现了段使君优秀形象,同时语言优美,意境奇崛,充满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贯休

贯休

五代时僧。婺州兰溪人,俗姓姜,字德隐,号禅月大师。七岁投本县和安寺出家。苦节峻行,传《法华经》、《起信论》,精其奥义。钱镠重之。后入蜀,王建待之厚。工草书,时人比之阎立本、怀素。善绘水墨罗汉,笔法坚劲夸张,世称“梵相”。有诗名。尝有诗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人呼得得来和尚。有《禅月集》。 ► 7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