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溪木:溪边的树木。
- 萧条:形容景象凄凉。
- 凭阑:倚着栏杆。
- 玉霜:指霜,形容其洁白如玉。
- 浪花寒:寒冷的浪花。
- 风烟暝:风和烟雾笼罩,昏暗不明。
- 砧杵乾:砧杵,古代捣衣的工具;乾,此处指声音干涩。
- 至竟:终究,到底。
- 道心:指修道的心思或境界。
- 空耽:空自迷恋。
- 山色:山中的景色。
- 太守:古代官职,相当于现代的县长或市长。
- 分忧外:分担外界的忧虑。
- 西经:指佛教经典。
翻译
溪边的树木显得凄凉,我独自倚着栏杆,玉般的霜花落下后,浪花也显得寒冷。 钓鱼船上的风烟昏暗,古木林中捣衣声干涩。 终究,只有修道的心思才是真正的,空自迷恋山色也是无缘无故。 有谁像太守那样,在外分担忧虑,时常把西经整日研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溪寺水阁中远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溪木萧条”、“玉霜飞后浪花寒”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凄凉孤寂的氛围。后句“钓鱼船上风烟暝,古木林中砧杵乾”则进一步以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提到太守分忧和研读西经,体现了诗人对修道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责任的超脱。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的洞察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